在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秦创原·科创大厦,西咸新区天枢航空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“天枢航空”)的展厅内,各类无人机整齐陈列:折叠机翼机型可轻松塞进后备箱,手抛式小型机秒入集群参与反无人机演练,中大型机适配植保、环境监测与低空物流——这些“空中多面手”,正是企业深耕低空经济、打通产学研转化链路的生动注脚。天枢航空行政总监高海平指着展陈机型介绍,言语间满是对产品的熟悉与自信。自2021年成立以来,这家依托西北工业大学科研优势的创新企业,已构建起“工业软件研发+无人飞行器制造+专业人才培育”的全链条生态,成为秦创原校地协同、技术破壁的标杆。
校地协同筑根基,顶尖团队攻坚“卡脖子”技术
天枢航空的核心竞争力,源于与西北工业大学的深度绑定。公司组建起一支平均年龄仅28岁的研发铁军:3名教授、11名副教授领衔,20余名硕博士骨干攻坚,覆盖15个航空领域专业,形成“高校科研攻关+企业成果转化”的高效协作模式。西咸新区更给予“拎包入住”式支持,从办公家具配置到政策落地指导,全方位助力企业快速扎根成长。
成立之初,天枢航空便瞄准流体力学领域的“卡脖子”难题——全球流体力学研究百年仍存特殊领域技术空白,西方在底层工业软件上长期垄断。为此,企业锚定工业软件自主化目标,研发出四大核心产品系列:气动智能分析与设计软件大幅压缩设计周期,流固耦合预测软件有效降低企业试验成本,AI-CAE软件凭借机器学习模型兼顾速度与精度,飞行孪生平台与智能控制软件则填补了低空领域智能决策的空白。
“软硬协同”拓场景,孵化企业完善业务闭环
为激活低空经济潜力,天枢航空从“软件核心”向“软硬协同”延伸,通过孵化子公司构建业务闭环。2023年成立的陕西天璇航宇,专注智能无人飞行器与飞控软件研发,产品线覆盖应急救援特种无人机、大载重物流无人机,可服务城市管理、文旅等场景。
2025年初启动的陕西星际航者,则精准瞄准低空人才缺口,将无人机操作、维修技术培训与职前指导相结合,以“理论+实操”模式帮助学员快速掌握技能、实现就业,为行业持续输送专业人才。此外,天枢航空还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组建“智能流体力学”创新团队,打造智能风生成器实验室——通过1000多个可多角度调配的风扇与复杂控制系统,模拟海洋风、峡谷风、城市风等多场景风环境,成功破解传统风洞造价高、占地大的痛点,目前已吸引国内十几家高校提出合作需求,未来将进一步推广至科研与工业领域。
“数据+知识”双驱动,锚定长远谋发展
在技术创新与业务拓展之外,天枢航空更以“数据+知识”双驱动夯实发展根基。企业转向汽车、风电、建筑等非军方领域积累数据,通过“设计端解决问题+评估端验证效果”的全周期服务,构建自主数据库,为工业软件迭代升级提供支撑。目前,天枢航空已成为全国400家高校联合理事单位,正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,力争实现流体力学领域“从零到一”的标准突破。
从攻克工业软件“卡脖子”技术,到打造无人机全场景应用,再到培育低空经济专业人才,天枢航空以“软件为核、硬件为基、人才为脉”的创新模式,在秦创原的沃土上持续生长。未来,企业将继续深化校地合作,拓展气动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,为国家流体力学建设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“天枢力量”。(张楚翌)
天枢航空:扎根秦创原,构建“软件+硬件+人才”低空经济全链条
在西咸新区能源金贸区秦创原·科创大厦,西咸新区天枢航空科技有...(982 )人阅读时间:2025-11-07
媒体管家上海软闻聚焦:第八届进博会数字背后,全球机遇与中国担
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、贸易保护主义阴霾仍未消散的当下,第八...(509 )人阅读时间:2025-11-04
低空经济爆火引燃无人机维修培训 有人不远千里来深学修无人机
无人机维修班学员爆满。受访单位供图当无人机在深圳楼宇间灵活穿...(829 )人阅读时间:2025-11-03
铂影T1400首航 中国低空经济迈入“吨级时代”
10月30日,联合飞机集团自主研发的铂影T1400纵列式无人...(750 )人阅读时间:2025-10-30低空经济报
微信二维码
微信号:18026288868Copyright © 2024-2024 低空经济报 版权所有
备案号:苏ICP备2023025135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