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湖北武汉市18条低空试点航线获批。武汉市提出,到2030年,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,进入国内低空经济综合实力第一方阵。政策催化,资本追捧,除了武汉,各地也布局火热,竞逐这条新赛道。
低空经济是以民用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在3000米内低空空域各类飞行活动,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所产生的综合经济形态。中国民航局发布数据显示,到2025年,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.5万亿元,到2035年有望达3.5万亿元。
低空经济被视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。我国发展低空经济,有市场需求优势,也有产业基础优势,但同时也要看到,我国低空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,要提前识别和防范产业风险。谨防一哄而上、泡沫化,也不要搞单一模式、同质化竞争。
发展低空经济,顶层设计是关键。空域是战略资源,应当加强战略管理,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、有序发展。走在前列的地区可进一步拓宽“空中市场”,争取在科技创新、现代化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;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,应进一步深化对低空经济的认识,结合本地资源禀赋错位竞争,找到最适宜的发展方向。
发展低空经济,设施建设是基础。需着力完善通用机场、起降点、维修站等地面设施网,健全通信、导航、气象、监测等低空智能信息网,积极争取空域资源、扩充低空飞行航线网,打造覆盖全域的低空飞行服务网,全力搭建低空经济发展的空中路网。
发展低空经济,研发制造是核心。需聚焦完善整机制造、关键系统研发、关键零部件生产、新型材料供应等全产业链,加强技术创新和项目招引,培育头部企业、打造产业集群,做大做强做优低空经济产业。
发展低空经济,拓展应用是抓手。需加快发展应急救援、交通物流、农业生产、文化旅游等“低空+”多业态应用场景,持续推动低空经济走进千家万户、赋能千行百业。
同时,加快构建空中交通管理规范,为未来产业发展打下基础。我国目前面临着低空开放与空中安防的矛盾,低空开放应在保障飞行安全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,进一步形成制度协同,创新运行机制,构建规范高效的空中交通运行保障体系。
低空经济是条新赛道,不能“炒概念”“赶时髦”,更不能急功近利、急于求成。只有统筹布局,立足已有优势,激发市场活力,提供政策保障,加强技术支撑,才能让低空经济飞得更久更远。 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柳 洁)
(责任编辑:王炬鹏)
春城口腔健康新篇章:2025昆明首届无痛种牙节启动大会圆满举
记者今日从昆明团圆口腔医院获悉,为响应国家卫健委《健康口腔行...(714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30行业新样本!国内首个eVTOL试飞员培训计划落地
近日,沃飞长空联合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民航试飞学院共同举办的...(663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23精彩继续!NEPCON China 2025现场直击前沿科技
NEPCON China 2025首日开幕!馆内人潮川流不息...(530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23中国设计师研发的核辐射探测无人机荣膺 MUSE 缪斯国际设计
近日,被誉为 “设计界奥斯卡” 的 2025 美国 MUSE...(922 )人阅读时间:2025-04-23低空经济报
微信二维码
微信号:18026288868Copyright © 2024-2024 低空经济报 版权所有
备案号:苏ICP备2023025135号